又引诗情到烟舟


◎卢宗仁

本季有鹤,此村多鸠。在一个临时的“烟舟行”群里,我几声咕咕,如斑鸠传信,呼朋引伴。须晴日,轻车两部,师友六人,一路“高德”烟舟行。

时令冬至之后,气候却是阳春逆袭。穿桃林,绕通城,遥望幕阜,驰过汨水,暖阳清风里潜行童市,栖于烟舟。

去年秋天,平江文旅部门及童市镇村领导专程来岳拜会专家,广泛征求烟舟文旅发展大计,并邀请到烟舟进行现场考察,我有幸忝列在张步真、李凌烟、吴傲君、王幼飞等大师云集的考察队伍中。那一去,我立马变成了一部古典名著《三刻拍案惊奇》。一惊烟舟泊在山凹里,四面山为舷,梯田形似舱,古枫蔽日,犹如帆篷隐曜烟雨间。简直是古典深厚的拓本,经典自然的馆藏。二惊农舍屋宇间,竟藏有啟明女校、岳郡联中旧址,烽火岁月,“诵声声,花香阵阵”,莘莘学子,“放飞青春美丽的梦”,拳拳赤子,“放飞未来灿烂的梦”。正我跟步老所说,这是岳阳乃至湖南一块闪亮的教育地标。三惊烟舟文化的“香火”绵长、人间的烟火鼎盛。玩龙舞狮,挥拳耍棍,不分妇孺老少。苏舆著《春秋繁露义证》为湖南文库添砖加瓦。在石板大屋暗黑的墙壁上,有苏家先人的遗训:“成功者之所以成功,是因为他们能强迫自己做普通人不愿意做的事,并且以强大的毅力坚持下来。”烟舟的屋脊炊烟袅袅香浓,任择一户农家,厨案上都有三五个土钵子菜引你驻足垂涎。

时隔一年,再上烟舟,目之所见,全是温暖与感动。在啟明女校、岳郡联中与红五军驻地旧址,一页页厚重的历史新鲜上墙。文化的血脉穿越岁月的隧道,热气腾腾。烽火年代的战旗猎猎,抗日爱国的歌声嘹亮,李航寰校长冒着生命危险带来校印,彭德怀军长赠送给所宿东家珊瑚石……一幕幕重现,一桩桩重温。在石板屋西侧的天井旁,李凌烟老师久久伫立,睹物思人,阳光从天井上漏斗般泻下金屑,古旧的窗棂敷上慈祥的暖晕。站在青砖地面上,看苔光幽暗,七十多年前的一声啼哭划破时空,就像寂静山谷里的一声鸽哨,扶摇直上,亮闪烟舟。为了纪念烟舟,李老师和凌老师把他们爱情的结晶取名李凌烟,父母如桨,儿子是篙,烟舟启航。

午饭后的座谈会上,主持人介绍几位领导与师长时,在他们的职务前都加了一个“原”字,他们不知我已辞去教科文卫主任委员,仍以主任相称。我率先发言,申明我也是市人大教科文卫委“原”主任,一个“原”字,仿佛礼帽换成了草帽,初戴虽不习惯,却给我别添了一丝喜感。我一口气给烟舟一年来的变化点了一串赞,又一口气提出了做好“食色信”三字文章的建议。所谓食,就是烟舟的美食,本地生态物产,传统土法烹调,顶罐鸡,瓦缽鳅,冬笋腊肉,野芹蟮丝,茴丸子软糯,药里肚汤膏……色,则是四季有花事,田间地头五谷丰登,房前屋后小桥流水,鸟语与鸡犬相闻,花香同烟岚共染。信,那便是信仰信念,红色基因,抗战教育,爱国传承,让直接关联的平江县二中、岳阳市一中等校学子展开寻根之旅,接受思想免疫,投身劳动洗礼,一届一届接力,一代一代传递,由此拓展扩容,向全市学校开放,打造全市研学首选基地。吴傲君老师则希望烟舟加强村民建房管控,做好规划,形成风格。张步真老师更是情真意笃,以自己曾策划打造刘少奇天华调查纪念馆的例子,讲述文学传记《渴望真话:刘少奇在1961》与长沙县《刘少奇天华调查纪念馆》的故事,启发烟舟村做好宣传,挖掘历史,提升站位,强力推进。李凌烟老师以更宽的视野系统讲述:叫响烟舟,中国有个平江县,平江有个烟舟村,烟舟有个大学堂。岳阳的“西南联大”,教育的一块丰碑。打造烟舟,环境,要提质增效。发展理念,既接天线,也接地气。关键要思考两个问题,一是人的问题。班子里要有专人强力推,要有一个比我们这些人更多更专业的外围策划班子,设计班子。再就是要筑巢引凤,让企业家来开发,特别是老乡企业家,助力烟舟,走市场化的道路。二是钱的问题。可否探讨市场与股份的办法。村里能否还搞个企业牌子?还有潘刚强、易石秋等老师倾情追忆历史,多情颂说烟舟,用诗情寄寓,凭激情引领。平江县的一些县域专家旅游名家就拓宽道路、开发菜品、美化乡村、争取政策等方面贡献了切实可行的金点子。

日头偏西,我们挥别烟舟。经过那片沐经三百年风雨的枫樟林时,我分明听到鸠声此起,鸽鸣彼伏,仿佛隐于乡野的一所流动学校,雏凤清音,扬帆烟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