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发展的“领头雁”

——记月田镇铁山湖村党总支书记许三龙


许三龙(左二)和贫困户在黄精种植基地除草。记者 丁 瑜 摄

□本报记者 丁 瑜

“以前最怕刮风下雨,塑料棚经不起折腾,屋外下大雨,屋内下小雨,遇到点紧急事情,泥巴碎石路又破又狭窄,车子都不能通行,现在我搬进易地扶贫搬迁徐家安置点,房子宽敞明亮,硬化水泥路直通家门口。”8月25日上午,记者来到岳阳县月田镇铁山湖村时,说起生活的变化,建档立卡贫困户鲁岳飞深有体会。在铁山湖村,像鲁岳飞一样,有41户家庭住上了新房,还有65户享受了危房改造,真正做到了人不住危房。

坐落于铁山水库边的铁山湖村是非贫困村,但因靠近铁山水库,产业发展受到诸多限制,山多地少,尤其是铁山湖双江片、刘庙片,交通极为不便、村民居住条件恶劣,贫困现象尤为突出。2017年,许三龙临危受命主持村里的全面工作,自家经营状况良好的大米加工厂、木材加工厂也全部放弃,家人的不理解也阻挡不了他的浑身干劲,“村民需要我,我定不辜负期望,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”。

要想富,先修路。担任月田镇铁山湖村党总支书记的许三龙,首先想到的是建设基础设施,他多方争资引项,新硬化村组道路6.3公里,修复水毁道路60余处,维修改造桥梁5座,村民日常出行便利了起来。此外,还新修建了文化广场、老年活动中心以及村级卫生所,方便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和身体保健。

许三龙的志向远不至此,有家有业才是安居乐业。想让村民致富,必须要有产业。早在2015年,他就提出“一村一品”发展黄精特色种植的想法,然而大家却一时难以接受。“村里山多水多地少,能种成么?”“真能赚钱么,要是赔了咋办”,任凭他脚底磨烂,嘴皮讲破,但村民就算相信他的想法能挣钱,也不敢轻举妄动。

群众不敢干,他就带头干。由村集体先行试水成立铁山湖木坪中药材种植合作社,流转70亩地作为试验基地,培育种苗、探索种植技术,并免费提供给贫困户,还雇用了10名贫困户管理基地,经过两年的摸索,基地建成规模,2020年该项目又争取到了湖南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,有了各级的努力扶持,套种的黄精和吴茱萸长势越来越喜人,许三龙的干劲也更足了。村民们看到此种情景,也对黄精种植项目充满信心,加入进来,今年底种植规模可扩大到200亩,预计村集体每年可增收30万元,贫困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。铁山湖村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,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也强了起来,完成了从“要我脱贫”到“我要脱贫”的转变,截至2019年底,共有63户174人实现脱贫。

欣喜之余,许三龙又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。“铁山湖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山水秀丽、风景优美,发展生态旅游、乡村旅游大有可为。”许三龙告诉记者,村里环湖公路长达4公里,森林覆盖率达90%,树林和四季果木资源丰富,是“天然氧吧”。未来,他想组建合作社,进行楠竹初加工,主打民宿和观光旅游之路,带领村民共同奔小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