控烟知识进校园 拒吸“第一支烟”


“烟草威胁健康”宣传活动现场。

5月31日是第35个世界无烟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烟草威胁环境”。吸烟危害健康,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,厉行控烟之策,校园宣传是重点。活动日当天,市爱卫办走进湖南石化职院,开展以“烟草威胁环境”为主题的宣传活动,为在校师生普及控烟知识,传播控烟技巧,倡导树立正确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,为创建无烟校园贡献青春力量。

师生踊跃参与控烟宣传活动

活动现场气氛热烈,记者看到,师生们踊跃参与,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、摆放展板、张贴海报、播放控烟宣传视频、音频,发放控烟宣传资料和宣传品等形式,向在场师生们宣传控烟、戒烟知识,让大家全面形象地了解了烟草对人类和环境所造成的危害,以及控烟禁烟对保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性,倡导大家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,远离烟草危害,创造绿色无烟环境。同时,现场还设立了戒烟义诊咨询台,接受在场师生健康咨询,指导吸烟人群快速有效戒烟。

市爱卫办专家还从“认识烟草危害、电子烟的秘密、吸烟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、创建无烟校园的好处、如何创建无烟校园”等方面进行了控烟科普,进一步加深了师生对烟草危害的认识,提高了控烟禁烟意识,促进师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无烟校园创建中来,共同营造清洁、健康、无烟的校园环境。

学生们听课后深受启发,纷纷表示要拒绝吸烟,远离烟草危害。讲座结束后,接着举行拒绝烟草危害签字仪式,学生们依次走到签字台前,在“拒吸第一支烟,做不吸烟新一代”横幅上郑重签名,表达自己对拒绝吸烟的庄严承诺。“刚才听了专家的讲课,我深受教育和启发,懂得了烟草的危害,我要把学到的知识宣传给家人与朋友,拒绝烟草,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。”该校张同学说。

市爱卫办副主任刘立军告诉记者,通过开展控烟知识讲座进校园活动,不仅提高了青少年对吸烟与二手烟危害的认识,增强了学生自觉抵制吸烟与被动吸烟的意识,还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,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,把学到的知识宣传和影响到家庭成员乃至身边的人,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控烟禁烟工作中来,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和风气,营造文明、健康、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。

学校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

湖南石化职院党委副书记张彦宇说,烟草威胁环境,控烟保护健康,开展校园全面禁烟活动,积极创建“无烟学校”,是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,是创建文明校园、文明处室、文明班级的重要指标,是关心师生身心健康和消除安全隐患的重要举措。

活动现场,张彦宇发出倡议:

1.从现在做起。遵守《湖南石化职院无烟学校管理规定》,在工作和各类公务活动、社会活动中,主动不敬烟,不接受敬烟,发现吸烟者,共同劝阻。

2.从自我做起。增强自我控制能力,自觉拒绝烟草,牢固树立“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”的意识,养成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,逐步摆脱吸烟危害;号召教师为学生做戒烟的表率。

3.从身边做起。积极帮助身边吸烟的同事、同学戒烟,建设无烟办公室、无烟教室、无烟宿舍、无烟食堂等,筑牢青年“拒绝第一支烟”的校园环境。

谁的肺都不是你的烟灰缸!倡议抵制烟草,远离烟毒!不止5月31日,每一天都应该是无烟日。不吸烟,不制造二手烟,不留下三手烟,共同创造一个更加文明、优美、和谐、洁净的校园!

让吸烟危害人人皆知

“吸烟有害安康”在这个话题始终被人们关注着,大家都知道吸烟对我们的健康有着极大的损害。近50多年来,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兴旺国家,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快速上升,死于癌症的男性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。大量流行病学讨论证明,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急因素。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安康的重视,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。

香烟中的尼古丁、一氧化碳和多种金属化合物对人体危害很大,对青少年的影响更甚。据医学讨论说明,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,各生理系统、器官都尚未成熟,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反抗力比成人弱,易于汲取毒物。据调查,吸烟开头年龄与肺癌死亡率直接相关。15岁以下开头吸烟者死亡率为19.68%;20~24岁为10.08%;25岁以上为4.08%。这说明吸烟开头年龄越早,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。同时,吸烟还会损害大脑,使思维变得迟钝,记忆力减退,影响学习和工作,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。

吸烟不仅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威胁,还会对你身边那些被动吸烟的人也造成极大的危害。这一根根烟头,就像一只只毒药,缓缓地向我们靠近,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。假设你每天都处在烟雾中,你的身体会越来越虚弱,病魔会时时侵害你,甚至危及你的生命。

记者了解到,控烟行动是健康岳阳建设的重要内容,市爱卫办将按照国家、省控烟工作有关要求和工作部署,积极推进“无烟青春,健康同行”高校控烟巡展活动。下一步,还将持续推进无烟党政机关、无烟学校、无烟医疗卫生机构、无烟家庭等无烟环境建设,开展成人烟草流行监测工作,积极营造无烟环境,共建共享健康生活。

本报记者 李弈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