库区兴起“新时尚”


4月19日,谷雨,万物蓬勃的时节。暖阳从天际轻轻泻下,与铁山水库连成一片,天蓝、水清、岸绿,铁山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宛然成了一幅风景画。从公田、毛田到月田,走完库区三镇,记者强烈感受到了一种 “新时尚”——垃圾分类处理。关于这个话题,随口问起当地居民,他们都能如数家珍。“生活垃圾分类后,倒入家门口统一配发的垃圾桶,由村里的保洁员收集后送上垃圾转运车,转送至附近的垃圾中转站,进一步分类、压缩后再运往新开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。”当天,毛田镇的一位居民生动地为记者讲述了“一袋垃圾的旅程”。在库区三镇,共有10个垃圾中转站,年轻小伙彭滔是“总管家”。天天与垃圾打交道,彭滔却很洒脱:“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曾说过,‘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!’”“以前垃圾不分类,一般都是就地焚烧填埋,黑烟大冒污染空气,污水渗漏污染地下水。现在,居民生活垃圾全程密闭化处理。”指着垃圾转运车,彭滔还向记者“炫耀”了起来:“这车,都是最新款的,运输途中不漏不洒,避免二次污染。”看得出,小伙子不但很热爱目前的工作,而且充满自豪感,他说:“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在铁山库区开花结果,我也是出了力的!” 告别焚烧填埋,推行“户分类、村收集、镇集中、县转运”的垃圾处理模式,在岳阳人民“大水缸”的周边正流行。

本报记者 张小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