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洲垸,兵民联手迎洪处险


为紧急处险,民兵们在村民的帮助下,搭起一条长近20米的脚手架“通道”。记者 黄 梅 摄

□本报记者 黄 梅

中洲垸是岳阳县第一大垸。受连续降雨的影响,一星期前,黑泥低排闸值守人员在巡查时,发现垸内距闸口约30米处发生了一处翻砂鼓浸。险情就是命令!当地防汛指挥部立即派县、乡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查勘,并进行了技术会商。会商后认为,目前险情不大,外湖水位在减退,建议暂时加强观察,频率从每小时一次增加到半小时一次,后段视雨情、水情和险情变化再作进一步处置。

时间过去了一周,险情却不容乐观。 7月20日晚,县防汛指挥部派驻中洲乡水利技术员毛宁,向该乡乡长邹翔提出自己的想法:“这是一处‘老险’,长江2号洪峰马上就要来了,外河水位复涨,大堤长时间浸泡,险情扩大的几率成倍增加。还是得在洪峰到来之前,及早将这一险情提前处理好,防患于未然。”邹翔听后很赞同,立马给县汛防指挥部打电话,请求支援。

7月21日上午8时40分,县防汛指挥部安排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应急连40余人,带上铁锹、斗车等抢险装备支援“前线”。

出险点位于黑泥低排闸口约30米处,民兵连到达时,毛宁和乡村干部群众已在此等候。“出险点在水中央,物资无法送达,必须先搭脚手架通道,再用斗车运砂卵石筑围井平台压浸。”毛宁现场讲解了险情处置方案后,一场迎洪处险的战斗打响了。

搭脚手架是个技术活,民兵在村民的帮助下,先固定钢管,再放夹板,搭起一条长近20米的脚手架“通道”。下午1时,砂卵石压浸正式开始,一时间,现场斗车穿梭,民兵们在烈日的暴晒下,将砂卵石一车车运送到出险点。

经过近10个小时的持续奋战,直到傍晚6点多,砂卵石围井平台终于完成,险情得到有效处置。毛宁感慨:“中洲垸内保护面积13.2万亩,人口8.23万。险情的及时处置,提高了堤坝防洪能力,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