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若向阳花自开


刘孟奇

车子缓缓驶入院子,一个小女孩独坐在轮椅上,静静沐浴在午后的阳光之中,看见我来,微微一笑。虽然未曾谋面,但我知道这是荷塘村贫困户江勇君的二女儿江秀。

第一次来江勇君家是2月17日,这天是我担任荷塘村扶贫第一书记的第一天。当时县里要求,全面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户家庭的影响,江勇君是几户电话无法接通的贫困户之一。于是,在村干部的带领下,我来到了他家。

站在江勇君的家门口,客厅里码放着几百个用蛇皮袋装好的稻谷,预估有5千多斤。受疫情影响,米商不来,米就滞销家中。江勇君夫妻是正常劳动力,但其母亲常年多病、又有三个子女需要照料,其中二女儿江秀是重症肌无力患者,无法站立,庆幸的是大女儿江蕾已参加工作,可以领取工资补贴家用,不过近期也因疫情滞留在家。我说:“一定要抓好江秀的教育,让其读书成才。”江勇君低下头,只是告诉我她在学校极其不方便,连上洗手间都无法独立完成。昏暗的灯光,家中的卧室门紧闭着,出奇的安静,江家的孩子也许就在门后,心随之沉入谷底,临行前我答应帮他滞销的米找销路。

将米的产品信息发给县七色之光志愿者协会搭建的电商平台,江勇君家的米开始在县城各个社区宣传销售。“从没打过药”是江勇君夫妻对自家米最自豪的地方,虽然这样米中会有少许黑色小颗粒导致卖相不好,但保障食米人的健康在他们心中无可动摇。十斤的用白色袋子装、二十斤的用红色袋子装,40斤以上的用蛇皮袋。每次到江勇君家,米都已经按订单装好,提起来还不忘试试重量,看是否足斤足秤。米是江家主要经济来源,他们对米品质的要求极其苛刻,因为米也承担着三个孩子成长成才的希望。

起初,江勇君抱怨,走电商平台销米,经常要根据订单打米、消耗的袋子多,而且当初对销米没有信心,价格也定得比较低。“你家的米真香,送米的时候有个线下客户定了50斤”“你家的米口感真好、带点糯性”……我把客户的评价及时讲给江勇君听,同时也把七色之光志愿者们在疫情期间,心忧贫困农户家庭,主动为滞销农产品当送货员的事告诉他,江勇君逐渐高兴起来。

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时间紧任务重,扶贫工作任重道远。我想:现在如果我们培育一颗向上、向善的种子,把它安放在贫困户的心中、安放在扶贫历史的土壤中,让它随着时间的流逝,发芽、成长,那么即使脱离了我们的帮扶,他们也能独立自强地应对以后遇到的种种难题。

(作者系黄沙街镇荷塘村第一书记)